以家乡为名 以热爱为题——电影学院内蒙班暑期社会实践短片拍摄侧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05浏览次数:16

20237月,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21级内蒙古班的师生组成社会实践队伍,兵分两队回到了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分别拍摄了短片《恒干》与《爱情直播》。         

从内蒙到上海,从草原到都市,21摄制内蒙班的同学经过三年在上戏的学习,不但提升了文化素养,掌握了专业知识,更从思想上和情感上更新了对家乡的认识。他们以家乡为题,以热爱为名,用电影的形式记录下家乡珍贵而独特的故事,用自身所学反哺家乡,扎根在内蒙这片土地上,书写出别样青春。


《恒干》

时间:722-725

地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

第一天:初升的太阳

早晨4点从鄂尔多斯乌审旗出发驱车四十分钟,我们到达了取景地——本地牧民乌云图的家里。“一日之计在于晨”成员们利索地做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以免日出后拍摄光线被误,所有人静候日出,等到了草原上第一缕阳光。

上午拍摄计划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羊圈到沙漠里的小绿洲,成员们被自然美景唤醒着,艺术的神经也**激着。

第二天:飞扬的经幡

早上8点开启了我们第二天的拍摄,依旧是到取景地拍摄“沙柳地”的戏,在茫茫沙漠中随风飘扬的沙柳诉说着恒干的故事,也诉说着这里的牧民们齐心协力治沙的生活。

下午从取景地驱车出发到当地的巴日松贵敖包。两匹马在敖包下的石头地被演员们牵引着,待登上敖包时,我们被雄伟的敖包景吸引。在傲视苍穹的石堆、飞扬的经幡前演员父子俩虔诚地祭拜,也保佑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第三天:洁白的毡包

第三天是主要拍摄内景戏的一天。由当地牧民自家的蒙古包取景,外形看起来虽小,包内却五脏俱全。成员们利用蒙古包采光好的特点,在内景拍摄上充分发挥其优势。

毡包内厚厚的地毯、摆上家具,四周放置工具和碗瓢、甚至摆进了现代的家具电器,不由得让人感叹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

第四天:日落而息

拍摄接近尾声,但成员们仍不有一刻松懈。在蒙古包外的马拴上开启最后一天的拍摄。

下午到蒙古包附近的沙坡上由无人机航拍演员兄弟俩牵马一路向东走去的场景。日落时分,无人机逆光拍摄;迎着彩霞,《恒干》组结束了为期四天的拍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恒干》组遵循着自然规律将拍摄项目画上逗号。不单是因为恒干组还未结束后期工作,更是作为上戏学子的我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的使命仍在继续。


《爱情直播》

时间:724-727

地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

 

第一天,开机前的动员会,所有成员集结,预示了接下来集体紧张而又充实的拍摄期。此前一周,组员们跑遍呼和浩特全城,为拍摄选定了最合适的场景。导演组经过一轮又一轮地面试,敲定了合适的演员。

第二天,在经历了极限的筹备之后,终于进入了拍摄期,在一场家中的戏里,扮演妈妈一角的敏德日玛老师是来给我们“救场”的,敏德日玛老师是上戏86级表演系内蒙班的大师姐,毕业后就职于内蒙古艺术剧院,具有丰富的表演经验。敏德日玛老师表示很喜欢我们的剧本,和我们不断探讨该怎样表达妈妈对女儿的情感。组员们受到了鼓舞,也为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染,劲头很足。

第三天,小组来到了林地随主角Kiki与天一一起感受新生树苗的生命力,体验家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实际成果。

我们还来到了蒙草种业中心进行拍摄,见到了“蒙草”模式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系统的方式,惊叹于科技力量的强大。

   第四天,在哈拉沁生态公园拍摄,在一下午焦灼地等待后,我们很幸运地等来了想要的日落,女主角Kiki站在静海晚霞边喊出了“我要重新开始,靠我的力量,去发掘这片土地的魅力,让大家都看到她,向世界去表达她!”的心声,组员们也都被打动,女主角的心声也就是我们的心声。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想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地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家乡的美丽与变化,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在上戏电影学院领导的主持下,在班主任罗馨儿老师和辅导员马耀祖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恒干》和《爱情直播》于7月份按时完成了拍摄计划,8月份完成了后期制作。两个项目从创意到落地筹备的过程中,离不开上海戏剧学院各级各部门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上戏电影学院一直以来对同学们的培养与鼓励。

这次暑期实践,21摄制内蒙班的同学们还得到了创意学院艺管系20级、21级,以及舞美系22级校友的支援,在家乡感受到了上戏团结、尚艺的校园文化,并将至善至美的上戏精神展现给了家乡。那些平凡人的不凡故事,滋养着同学们的心灵,大家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定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


审核:韩永胜 王春云

文字:宝迪其其格 苏妮琪

图片:《恒干》剧组 《爱情直播》剧组

指导老师:罗馨儿 马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