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展演・系列报道]《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首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0-16浏览次数:52

图为《哈姆雷特》剧照   

    第四届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10月14日下午开幕后,当晚19点15分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于我院新空间剧场首次演出。整场话剧经导演和编剧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将原著剧本浓缩到了短短两个小时的演绎。由于小剧场特色的体现,舞台与看台几乎没有间隔,让观众与演员有一个近距离或者说是零距离的接触。
    这次上演的《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话剧由中美合作而成,导演理查•谢克纳教授来自美国纽约大学,饰演奥菲利娅的演员林真华也是美国归来的表演艺术硕士。其他角色的扮演者大都由我院表导演系的老师及学生担任,演出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在展演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演员在处理各种感情戏时的复杂表情,他们出色的演技将观众带入了戏剧的世界。05届导演系王萌同学也是演员之一,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导演在排练时所加入的创意:“导演希望将我们排练时的一些内容也展现给观众,就像我们在剧中过场时的拖把舞,因为每次排练前导演都会叫我们把地拖干净,所以他想选择这个方式。可能之前观众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过场,但最后当许多角色都死去了,我们再次拿起拖把去拖地时,就引出了人们的思考,这是在洗涤一个人生前的罪恶,这是在把污浊的血迹擦试干净。”

演出前的紧张准备

    首演顺利成功,观众也给予了高度的赞赏。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观摩了演出后谈到,他觉得导演及演员对整部戏和角色们的复杂感情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刘婉玲老师扮演的乔特鲁德王后。“这是一个非常难演、比较特殊的角色,而她(刘婉玲老师)任何一种情感的转变都让我感到非常自然。”我院的很多学生也去观看了首演,对戏中的一些新颖的点子谈了谈想法:“首先是语言的多样化,其中我听到了上海方言、粤语、英语等,我觉得这虽然没有对整个演出起到多大的意义,但是比起从前的清一色语言来得生动活泼,是一个非常好的点缀想法。另外剧中引入了中国京剧,可以说是一项大胆的尝试,收效很不错,至少我和我的同学看了都认为这是中西文化的有机结合,值得赞赏。”(07媒体创意/梁达伟)

记者团见缝插针采访演员

    >>>>剧评两则

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访话剧《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想必是人人皆知,然而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10月14日晚在上海戏剧学院新空间剧场里,上演的《哈姆雷特》,可谓是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出戏剧有着和以往演法所不同的特色和亮点。 戏剧的全名叫《哈姆雷特:那是个问题》(《Hamlet: That Is a Question》),是第四届国际小剧戏剧展演的第一场戏剧。它被放在打头阵的位置上,可见其精彩确实能够创一个开门红。
    全剧分上、下两部分。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一定修改,删去了原著中一些冗长的戏份,形成了自己的魅力。
    《哈姆雷特》注重让经典的东西融在今天这个时代,如在两场之间放一段现代节奏感强烈的《洗刷刷》。观众也大多反映它的现代因素很重。上戏创意学院的学生杜齐说,《哈姆雷特》表现的是传统戏剧,却是用不同的语言,音乐,把这个悲剧表现得很轻松。观众刘先生也反映它他的现代化特色很浓,看起来不像以往的那么死板、沉重。
    而这出戏中观众反映最强烈的,是其中的戏中戏。哈姆雷特为了试探克劳狄斯是否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就请京剧演员把谋杀的过程演了出来。戏曲的全长才10分钟左右,却成为全剧的最亮点。
    《哈姆雷特》的演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语言夹杂了不少上海方言。波洛涅斯时不时冒出的沪语,逗得现场上海观众捧腹大笑。笔者采访了剧中雷欧提斯扮演者王萌这个问题,他说,上海话主要是起了调节气氛的作用,就像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导演便会寻求一些这种特别的东西。
    《哈姆雷特》中也有一些让观众不太理解的地方,如有几个场次之间安排了所有演员一起拖地的情景。大部分观众表示看不懂。进修班的王小姐说,不太能理解,我开始理解成扫除障碍,而后来听到奥菲利亚对哈姆雷特说:送的东西没有价值了时就应该归还,而把拖把递上去,我又觉得那是一个象征了。关于这点,笔者也问了演员,演员的回答则是,那是因为排练之前每一场我们都要拖地,导演习惯把排练过程中一些情境处理到戏剧中。最后,所有人都死了,是拖曾经自己死的那个地方,就说明这就像人生,自己犯的罪处理。可见拖地的内涵既简单又有哲理。
    总之,这出戏剧处处充满了惊喜和亮点,和以往上演的《哈姆雷特》相比,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因素,可谓是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而在一个班队完全没有合作过的前提下,从排练到演出的时间才一个半月,而切取得了很好的观众反响。虽然有些观众表示还是更喜欢电影版的《哈姆雷特》,因为电影中的主人翁更深沉,儒雅。而这里太张扬,太狂野了。但笔者认为二者各有千秋,也许这就是这出戏剧最与众不同的特色。(05艺教/张抒  07戏文/刘洋)

传统戏剧中的创新――《哈姆雷特》观后

    10月14日晚,莎士比亚经典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在我院新空间的首演拉开了第四届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的序幕。整场话剧经导演和编剧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将原著剧本浓缩到了短短两个小时的演绎。剧情发展十分紧密,却并未影响到演出的效果,相反导演的一些创新想法配上该剧原有的几大亮点,使整出戏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本剧的导演纽约大学教授理查・谢克纳为此创作了一套独特的情绪训练技术――“味匣子”。在表演者经过这一系列训练之后,能够熟练的控制和转换各种情绪。这在该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可以看到演员将角色复杂的情感调至混合,达到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哈姆雷特,忽而疯癫、忽而狂躁、忽而冷静、忽而热血沸腾……转变得迅速又无迹可寻。经过理查导演的指导和“味匣子”的创新训练,演员薛光磊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样一种性格捉摸不定的角色,适时而变,成功地将哈姆雷特演活了。
    艺术没有国界,戏剧也是一样。《哈姆雷特》话剧在这次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中,由中美合作而成。对于一部传统的莎士比亚戏剧,导演展现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西方的文化。在演绎中大胆尝试着加入中国戏曲,上演了一出戏中戏。这一创新的想法赢得了在场许多观众的赞赏与极大的支持。世界文化正在相互融合,没有国家不愿意推崇自己的精髓以受到世人的钦仰。但勇于创新,中西合璧,又是一个对戏剧艺术独到的诠释。《哈姆雷特》中京剧戏班子为国王唱的一出“老鼠夹子”成功地向我们展示出了这一点。
    水过留痕,细小处亦见创新点缀。虽然整个剧本的长度被压缩,使得原本显得冗长的演出变得更为精简,但导演并不只是保留了莎翁剧作中原有的精华部分,而是添进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剧中的过场中用到了两段拖把舞,配上现代的爵士乐,起到了在悲剧发生后给人一种缓解压抑气氛的作用,起初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可能是导演的一些花花点子。而到了最后结局时刻,随着许多角色的离世,演员们再次拿起拖把拖地的时候,就引出了人们更深刻的思考,这是对人生前灵魂的洗涤,这是在把污浊的血迹擦试干净。
    比起悲剧来,喜剧之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关键在于喜剧的语言台词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东北的小品中用着大量的东北方言,会让平平淡淡的话语增添不少乐趣。《哈姆雷特》作为悲剧,不需要再加入喜剧的因素。然而导演却又出新花样,让一些演员台词的一部分改成了不同语言,有上海方言、粤语、英语、北方话等等。这些台词用得恰如其分,不会影响悲剧的主基调,又可以适当地调和气氛,调动起观众的兴趣。不管是南方观众北方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感觉无比亲切。
    可以说,理查导演手中的《哈姆雷特》今非昔比,一样的是《哈姆雷特》,不一样的是独有的创意,传统戏剧中体现的创新意识。(07媒体创意/梁达伟 05艺教/张抒)

    (编辑/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