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信息公开网发布时间:2020-03-02浏览次数:1624

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0年学校党政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文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刀刃向内、真抓实干,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目标,紧紧抓住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奋力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市委决策部署,把好办学治校政治方向

1、持续深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加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党组织集体学习等制度,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健全查改问题的长效机制,坚持调研和检视问题常态化,持续推动将党的优良传统和科学工作方法融入日常工作中;坚持整改落实常态化,逐项落实整改任务。扎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持续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思政课程教学研究与指导,持续开展“思政大讲堂”等活动并做好宣讲;落实校领导给学生讲授思想政治课要求,将抗“疫”生动实践融入思政课程教学,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吸引力与影响力。持续推进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

2、全方位构建“大思政”格局。逐项落实《上海戏剧学院构建大思政格局 深入推进立德树人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学校所有工作中,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和路径,着力构建具有上戏特色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和体系。聚焦教师思政,建立健全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以及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荣誉表彰、监督惩戒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集教师党建、教师发展和教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师发展中心实体平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和“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打造示范院系、示范团队、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形成一批典型案例、教研成果,评选奖励一批教学团队和个人,探索形成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和相关制度。深化探索“戏剧+思政”工作模式,着力打造“戏剧+思政”辅导员工作室、“伟大工程”戏剧党课品牌项目、孵化上海高校“校园大师剧”艺术思政品牌项目;深化拓展学生“第二课堂”品牌活动,打造“辅导员讲中国故事”“学生骨干讲青年故事”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品牌项目,打造具有院系特色的“一院系一品牌”计划。加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3、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部署重点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推进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强化阵地建设,全面落实阵地管理全过程审核机制,抓好课堂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强化创作、演出、教材、剧本等审查把关,加强对学校正式出版和内部准印刊物的管理;健全报告会、学术研讨会、讲坛等阵地管理,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建立校内各单位信息报送考核制度;强化各类网站安全管理和内容建设,对学校中英文主页进行改版提升,完善各二级单位主页建设,加大学校对外宣传和传播力度;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良性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扎根网络生态,增强主动供给能力,增强宣传工作亲和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4、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逐项落实《上海戏剧学院服务国家文化和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要求。继续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ITI)总部注册工作,完善管理运行工作机制;搭建中外表演艺术交流展示平台,协助举办国际舞蹈日、世界戏剧日等活动。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上海首届“世界表演艺术之都”建设系列工作,助推上海在全球范围内集中展示演艺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性演艺之都的品牌标识度。全力建设与国家大剧院合作的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中国剧院发展中心和上海高校智库--全球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文化智库,出版年度《中国剧院发展报告》《中国城市文化报告》等系列智库成果,继续高质量办好系列城市文化论坛,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文化一体化及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

二、全力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5、全力以赴迎接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和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等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全校一盘棋开展评估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部署、推进实施和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预研判、预分析、早谋划、早准备。加强系统谋划与分析研判,深入研究评估评价价值导向和定位、认真分析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努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固“底板”。认真采集好各项数据,加强填报数据质量把关,对指标所需客观数据加强填报统筹,确保全校信息统一、完整、准确;对指标所需主观数据加强谋划沟通,确保质量和特色。

6、全力推进地方高水平高校试点建设,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召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会为抓手,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调查研究,全面梳理分析学校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招生规模等人才培养中的基本问题,探索形成目标清晰、结构合理、路径清楚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准备地方高水平高校试点建设中期评估各项工作,对照建设要求,梳理解决建设中的痛点难点、体制机制问题,梳理差距与短板,明确建设攻坚重点难点,找出突破点,全面推进、精准建设。围绕《上海戏剧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案(2019—2023)》中的各项改革任务,瞄准国家和上海“双万计划”,积极申报第二批一流本科专业;出台系列举措,重点形成课程建设体系,积极申报和建设各类“金课”,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型课程;出台系列举措,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进一步梳理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昌林路校区高标准实验室建设。继续探索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学分制改革,加强与产业直通的学生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海外实习实践项目建设。深化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展艺术专业学位招生至全部专业方向,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研究艺术专业研究生考试专业科目改革,强化推免生工作力度。继续推进继续教育学院发展,压缩学历教育,提高非学历教育办学质量,做好合作办学整改工作。持续推进戏曲京剧表演、中国舞专业“中本贯通”和“两校两团”综合改革试点。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做好学校编制管理体系建设和职能部门人员编制核定。深入推进人事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标准,打通各类人才高级职称评聘通道,进一步探索实行教学、创作与科研成果分类评价的职务评聘办法;统筹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爬坡型人才培养和人才招聘工作,加强对创新团队培育、孵化和建设。提高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数量,提升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强化高水平科研项目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和上海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结项,推进各级项目的孵化申报;成立期刊中心,做好《戏剧艺术》英文版出刊系列工作。持续深化高峰高原学科内涵建设。积极参与第七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国舞台美术教育论坛等重大论坛赛事,继续举办浦江大讲堂、大师讲堂等讲坛论坛。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上级要求,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完成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7、系统推进创作演出。继续推进落实剧院管理和重大创作演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重大创作演出和剧院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各类演出的评价管理,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统筹抓好多层次剧目创作和多样化展演展示活动,加强对重点剧本扶持,重点打造《共和国传奇》《护士日记》等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戏剧影视作品;继续完善打造《国旗》《路遥的世界》等国家艺术基金或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立项资助或扶持项目;升级打造现代戏剧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国际小剧场戏剧节等一系列具有上海文化标识度的品牌艺术展演和专业研讨,继续办好“汇创青春”、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季、“啄壳计划”、“紫藤花开”等品牌活动。积极发动“艺术战疫”,鼓励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强化院系、专业联合创作,做好毕业剧目和实习剧目展演展览专场;推动MFA毕业作品走向社会公演和海内外交流;继续推进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的注册工作,建设好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的上海基地,依托“三团一厂”,做好文教结合项目。

8、继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深化与世界一流著名艺术院校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研究联合攻关。不断深化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艺术学院、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等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本科和研究生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加大与国(境)外高校学分互认;深化推进与英国伦敦现代舞蹈学院、纽约市立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罗马电影学院、日本大阪大学等的交流合作。继续做好中意文化合作交流演出项目,促进创新成果孵化。继续做好冬季学院、暑期学校、国际表演、导演大师班、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等国际交流品牌项目。积极推进与横店集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9、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照“十三五”建设规划要求,继续扎实做好“十三五”规划后续实施与总结。分析学校在国家和上海建设中的坐标方位,聚焦育人过程中面临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注重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四校区办学治理体制、事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等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加强对研究电影电视学院和创意学院整体发展的前瞻研究,形成“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建立规划编制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做好起草规划的推进工作。

10、高质量举办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运行机制,积极谋划落实高品质学术研讨、高质量校志编撰、高水平校史展览展示等项目。要将校庆与学校内涵建设相结合,谋划建设好美术馆、艺术书店、图书馆新馆等实体建设。积极做好第一届基金会成立和项目运营谋划,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在争取校友、社会资源,扩大办学力量、拓展资金渠道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三、优化管理服务,构建符合艺术类院校特点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11、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市教委关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聚焦校园稳定、师生安全两个重点,进一步织密建强工作组织网络,积极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建立更加坚固的组织网络体系,夯实群防群控基础;加强制度、组织、支持保障、信息监测报告、联防联控、应急处置、舆情监控、监督问责八大机制建设,以确保学校平稳运行为要求,加强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个环节细化落实;加强校园日常管理,强化校门管控和师生行为标准,做好关心关爱师生工作;加强开学各项工作方案、预案的研究、起草和制定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调整,确保方案可落实、能操作;做好开学后疫情防控日常校园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高校运行管理机制和线上教学的教育模式。

12、继续推进四个中心校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四校区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查研究,理顺权责关系。平稳有序推进校区搬迁和空间局部调整,完成电影电视学院、创意学院的搬迁任务;推进华山路校区空间布局调整;加强昌林路校区内部空间规划、设计和建设。围绕戏剧、戏曲、舞蹈和影视新媒体四大方面的学科专业,构建戏剧艺术教育中心、中华戏曲教育中心、国际舞蹈教育中心和影视新媒体教育中心“四大中心”校区定位和空间布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开放统一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推进“一网通办”“一证通办”等自助服务,解决四校区物理空间壁垒问题。

13、推进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适合艺术院校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突出工作实绩的考核,建立更加科学务实有效的教职工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体系,做好绩效工资结构调整和创新团队绩效分配工作。完成补充住房公积金交纳工作,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

14、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依法治校、依规管理,加快形成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外人士、老同志等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支持工会做好文体活动、福利发放和帮扶工作;鼓励支持党外人士、老同志围绕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建实言、献良策,深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继续推进关工委建设。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推进与院团、社会团体等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15、进一步增强支持保障力度。依法积极筹集事业资金,加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预算管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提高经费绩效;进一步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提高学校全面防范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力度,积极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强化审计评价结果运用。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校企改革,进一步规范房产出租出借,完善公用房屋调整、公务用车管理。注重维护学校品牌声誉,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构建新时代校园安全和稳定综合防控体系,推进安防监控平台和智慧安防建设,建立满足四校区安全保卫工作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排查四校区校园安全稳定风险点和隐患,包括排查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四校区统一的车辆进出管理系统。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6、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修养,做对党忠诚老实的表率,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不断增强党组织领导力和凝聚力,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要认真贯彻、不折不扣落实学校党委决议,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

17、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分析研判和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好梯队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提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合力。进一步释放管理岗位空间,加强干部选拔和培育力度,配齐配强领导班子,补齐配齐空缺岗位,不断完善干部交流轮岗与选拔机制。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锻炼和定期调整机制。重点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提拔,积极创设途径提升干部素质能力水平,不断加大干部多岗位锻炼的力度,搭建年轻干部校内外挂职锻炼平台;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加大制度供给,增强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组织活力,激活支部“细胞”,落实好“三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抓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孵化推进市教卫系统攀登计划、先锋计划、红领计划、筑力计划“四大”计划,培育创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打造上戏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继续开展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观摩展示交流活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基层党组织平稳有序开展换届工作。

19、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巩固完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机制;巩固“三大主体责任”年初同部署、过程同推进、年底同考核的“三同”机制。从严从实开好全校从严治党大会,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从严治党意识和能力。开展校内巡察工作,以二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为重点,强化政治巡察,突出对党委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等情况检查,着力发现和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等方面的问题,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常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杜绝“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着力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招生录取、合作办学、物资采购招标等重点领域和评审评比等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狠抓巡视整改、主题教育“回头看”工作,加大推动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责任落实推进力度。压实党委领导班子“四书四会”制度,进一步提升项目推进和总结评议质量,加强党风廉政项目研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落地。严肃执纪问责,对在日常监督、信访处置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依纪依规予以严肃处理,确保风清气正。

20、凝聚正向积极、催人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综合管理实力和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地,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积极构筑家园精神,把家园精神打造成正向、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载体,积极营造团结奋斗、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生态环境。健全教职工荣誉表彰制度,科学设置评奖评优类别和奖励方式,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职工榜样亮出来并加强对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宣传。积极构建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培养求实文化、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和细节文化。认真准备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