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在ATEC国际戏剧节成功上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26浏览次数:198

 

图为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5月21日晚,由郭宇副院长带队,我院师生改编、导演、表演的小剧场话剧《赵氏孤儿》在哥伦比亚瓦耶大学省立剧场成功上演。这是我院在这次第九届ATEC国际论坛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戏剧学院戏剧节上的压轴演出。
据悉,《赵氏孤儿》根据元代纪君祥的杂剧改编,获得了上海市教委“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项目”以及“上海高校博物馆建设项目”的资助。作为一部小剧场话剧,虽然演出时长只有四十五分钟,但内容丰富、节奏清晰、表演出色。在项目负责人李建平老师的指导下,该剧融汇了传统戏曲表现元素与布莱希特式的间离叙述,由万黎明、王学明、薛光磊、包磊等不同专业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导演、主演,常佩婷、徐子卿、张晓琪等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编剧、舞美也走上台前饰演群众角色,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色。
《赵氏孤儿》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剧,它曾被戏曲、话剧、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样式改编搬演。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赵盾遭宫中权臣屠岸贾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只有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草泽医人程婴救出。为了救护孤儿免遭残害,晋国公主、将军韩厥、宰辅公孙杵臼等人先后献出生命。为保全赵氏孤儿,程婴更是献出了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十八年后,孤儿长大,程婴将这一埋藏心底的往事告诉了孤儿。孤儿虽心怀不忍,但为了赵家冤死的三百余口和那些为了救自己而牺牲的人们,终于将报仇之剑指向同是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屠岸贾。该剧的创新性在于用旧瓶装新酒,在一个传统的悲剧故事中挖掘新的意义,探索在新的时代中关于人性的思考,并试图通过借鉴和运用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对话剧教学演出进行探索实验。
在这次戏剧节上,哥伦比亚瓦耶大学、安蒂奥基亚省大学、波哥大市立艺术学院、蒙古戏剧学院以及我国的中央戏剧学院也带来了《狗的对话》、《晚安,母亲》、《麦克白》等精彩剧目。来自亚洲各国的戏剧教育专家学者在论坛上进行了以“游戏与演员训练”、“戏剧游戏与社会”等为主题的发言与讨论。其中,张凌南老师代表王伯男教授作了“游戏空间与空间游戏 — 从京剧《三岔口》看中国戏曲的空间表演观 ”的主题发言;李建平教授作了“似乎是游戏的教学手段 — 舞台假定性练习”主题发言;张金娣教授作了“戏剧与游戏的关联”的主题发言。
(文、图:包磊、方宜义   编辑: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