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在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上海戏剧学院近年来注重艺术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工作,尤其是从13年夏开始与20多所重点高中合作的“暑期夏令营”和“戏剧拓展课”等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一、立德树人,首先是资源整合的理念要清晰、目标要明确
2013年5月28日,在市教委体卫艺科处的热情关心下,上戏邀请全市25所重点中学校长就“艺术人才一体化选拔培养”这一议题展开研讨。时任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等多位校长亲自到会。邀请中学校长到上戏的活动,十几年前也搞过,但那时主要是为了招考;而这次活动则主要围绕艺术教育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展开,着重探索艺术教育在大中学阶段既分又合进行实施的规律。会上,上戏与复旦附中、格致、延安、进才中学等四个学校先行签订合作协议,并制定了共同推进艺术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发展规划。
上戏副院长黄昌勇在会上表示,推广艺术教育,首先要改变社会对于艺术学科和人才持有的偏见,并不是“差学生”才会学艺术。现在有很多学生文化课成绩很好,但是情商低,为人处世的能力不高,这些都可以在接受戏剧艺术教育过程中得到弥补。体卫艺科处王从春处长肯定了上戏把艺术教育的根子扎到中小学的做法,希望大学和中学在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方面联系得更紧密一些。他指出,以大学的资源、优势和实力,以中学的潜质、潜力以及对艺术素养的追求为切入口,两者携手可以为优秀艺术人才涌现和人才素质中的艺术修养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立德树人,首先是资源整合的理念要清晰、目标要明确:通过中学的艺术课程拓展、师资团队培养、演出平台搭建、招考方式改革等方式,发挥大学、中学各自的优势和经验,将大学艺术专业的特色前置到中学,使得更多有艺术才能、有文化底蕴的中学生,尽早成熟和完善起来,促进学生以德为重的全面发展。
二、立德树人,其次是资源整合的路径要科学、方法要新颖
理念清晰、目标明确后,路径科学、方法新颖是关键的因素。在上戏和有关高中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体卫艺科处的统筹安排,上戏连续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做了几件实事:
1,举办高中生夏令营活动。13年7月8日—14日,上戏举行了为期7天的高中生戏剧夏令营。第一期的30名学员分别来自复旦附中、格致中学、延安中学、向明中学、进才中学、北虹中学、行知中学、育才中学等8所重点高中,夏令营实行走读,不仅学费全免,而且还免费供应午餐。
上戏组织了资深教授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教师队伍,对学员进行专业理论与创作实践的指导培训。全部课程结束后,举行了夏令营专场汇报,并邀请了包括校长、家长等各方代表观摩。大家对学生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和惊喜。《文汇报》闻讯后再派记者做深度跟踪报道,认为这种“放长线”的、没有应试功利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身心解放、能力提升的一种极好路径。
2,戏剧艺术拓展课进高中活动。从13年9月开始,上戏选派志愿者到复旦附中、格致中学、向明中学、延安中学、北虹中学等5所重点高中进行戏剧拓展课教学,课程内容包括舞台表演、播音主持、节目编创和剧本写作等。
为保证教学质量,上戏由党委副书记胡敏负责,专门成立了高中戏剧艺术拓展课程工作办公室,所选派志愿者均为优秀的毕业生和在校研究生,并由校内资深专家教授对他们进行过一定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保证了授课质量。同时,各个高中也在校内对这一课程做了重点宣传,使得报名人数十分踊跃。像向明中学除了校本部一个班之外,远在郊区的浦江分校听说后,也邀请上戏志愿者再开设了一个班。
3,中小学教育戏剧师资培训活动。14年3月开始,受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委托,上戏举办了由全市各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为主的40多位同志参加的教育戏剧培训班。培训活动为期一年,每周到上戏集中行课一次,内容主要是剧本写作、舞台表演、艺术美学等。由于学习采用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在本次培训活动中得到了有力体现。培训期间,正值上戏举办“青年艺术家创想周”活动,学校邀请学员参加了部分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在学员的教育背景中,有很多都是音乐、美术等专业的,但是,通过学习后,他们一致认为,舞台的表演、节目的导演、语言的运用以及受众的驾驭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他们原来的专业能力不会冲击、只会有新的促进和提高。
三、立德树人,最后是资源整合的效果要明显、师生要欢迎
艺术是一项形象性、体验性很强的活动,艺术教育也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事业。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资源整合之后的路径科学和方法新颖,必然产生明显的效果,受到师生等各方的欢迎。
在参加了仅仅7天的夏令营后,艺术给了他们专业的技能,更给了他们人生的领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表演课。我原先是一个很拘谨的人,从未体验过像表演那样的放开。但老师用一种很专业的方式,用一种未曾感受过的方式打开我们雪藏的想象力,打开我们实际上还没有开发完全的肢体。很多话说不出的,说了;很多动作做不到的,做了;很多感情表达不出的,表达了……但更可贵的是,我们意识到表演不只是表面,而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诠释。”行知中学林云帆同学说:“演戏,就是演人,其核心便是创造出角色性格,角由心生,心由己出。表演,不单单是对生活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认识,对如何做人的一种理解一种认知。做好人,演好戏。”
戏剧拓展课进中学后,课程的内涵丰富了,学生的变化进步了,更重要的是,依靠团队、齐心协力的氛围浓烈了。北虹中学一学生代表说:“这次上戏的专业老师过来,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戏剧不止是排练,还有很多的戏剧游戏和戏剧元素的训练。每次上戏剧课,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开心,因为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多团队性的游戏,让我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众人拾材火焰高’。” 延安中学一学生代表说:“在专业训练上,我明显感觉我的发声方法和台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同学之间经常会用台词艺术交流。我很高兴能上戏剧班的课程,而且我希望这门课程能继续开下去!”
上戏的志愿者进了高中之后,也为大学生艺术实践打开了又一扇门,受益的也有他们自身的成长。志愿者代表徐超表示:“给高中学生授课的过程非常愉悦,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是一种锻炼。我们在教学中遇见的一些问题,正是检验和考察我们克服困难是否有信心、有能力。帮助中学生实现艺术梦想,就是我们自己也实现艺术梦想过程的一部分。”
开设戏剧拓展课的中学领导也很满意这一活动。格致中学王丽萍书记表示:“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在我校教课已有8周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戏剧氛围明显浓厚了许多,现在戏剧课程已经成为了校内热门的兴趣课程。”复旦附中李峻副书记说:“其实我们学校的学生对艺术是很热爱的,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所以孩子们的戏剧观都是从电影和电视剧上吸收的,更倾向于偶像化。这次上戏的老师过来,给孩子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戏剧观,从打开天性到训练孩子们的舞台信念感,现在这帮孩子还真有点小演员的样子了。”
现在,已有不少中学表示:高中生艺术拓展课在各校进行,但这个课程可以举行集中的展示汇报,地点在几所高中轮值举行更有意义,这样可以既促进艺术教育的大中学纵向链接,也促进它的横向交流。
整合艺术资源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上戏的努力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上戏已制定了有关艺术人才一体化教育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还将在“艺术演出进高中”、“师资培训机制化”、“课程建设艺术化”、“学生社团规模化”等方面搭建更多、更广的交流平台,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需要的新型人才再做贡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