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的我就来到二号形体房等候《胡杨的传说》的开始,那些舞者已经在那里做准备动作了,下腰压腿,不得不说我好佩服他们,他们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展现的那么美,离不开他们的辛勤练习,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号形体房被布置的很有新疆范儿,木雕、雕花窗格木雕组合图案维吾尔族在建筑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技巧,二号形体房里也悬挂了画着木雕的窗子的布,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偏黄的暖色调灯光营造出浓厚的新疆风味。
演出开始后,主持人介绍,舞者们均来自新疆,由回族、维吾尔族等四个民族的人组成。音乐响起后就看到舞者们分成三组做出了胡杨静止的形态。胡杨,沙漠中的史诗,傲骨中的信仰,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而新疆作为胡杨的故乡,相信新疆人民是对胡杨精神并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演员们优雅的舞蹈正是展现了胡杨的铁骨铮铮的精神。
第二只舞蹈是哈萨克族舞蹈,男舞者面部表情加上舞蹈动作深刻的表达了父亲逝去的悲痛欲绝。第三只舞蹈是表现新疆一个打鱼为生的部落打鱼的动作,那种劳动的快乐带动了全场,而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打鱼习俗开始消失,也旨在呼吁人民爱护环境尊重自然。
中场时刻,我们学校三个新疆新生穿着花裙子上台跳舞,那种新疆姑娘的甜美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气质铺面而来,伴随着活泼的音乐,我们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姑娘在葡萄架下翩跹起舞。
接下来还有顶着小红帽穿着白色小皮靴的舞者上台,仿佛那首达坂城的姑娘的歌里描述的一样,“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带着那种特有的美丽打动了观众,打动了我。
最后还有2012级音乐剧的师哥上台表演维吾尔族舞蹈,他非常活波,带动了全场的气氛,甚至还邀请了楼书记上台跳舞,大家一起在场中舞蹈,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楼书记说,非常感谢来自新疆的学生加入上戏,为我们上戏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为上戏大家庭添上一笔亮色。
正如新疆的胡杨一样,新疆的朋友们坚定而又活泼,永远屹立着欢迎远方的来客。(文:周晗蝶 图:徐琳娇 编辑:榕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