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周】《没有表情的人》观后感――是谁夺走了我们的表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9浏览次数:177

        你离上一次微笑已经有多久了?上一次与邻居与陌生人打照面已经多久了?

        在城市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中,我们渐渐的不再敢于敞开心扉,我们害怕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甚至是眼神交流,为什么?因为我们害怕从别人的眼中读出对自己的不信任,害怕被误解成恶意的、有目的的接近,因为这种敌意感也充斥在自己的每一寸目光中,我们害怕这样有着病态想法的自己会伤害到别人,更害怕自己会收到别人同样无情的伤害,害怕自己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到处充满了这样的恶意,于是我们干脆就将自己锁进冰冷的躯壳,就这样躲起来。但是事实上我们做不到,做不到彻底的封闭,人终究还是需要一个感情的宣泄口。于是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在网络中释放自己,在微博上书写自己的细腻情感,一首法语的小诗,一首异国的曲子,这些不需要面对真实受众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到安心,因为这样就不必要在为别人眼神多虑,为语气疑心,我们可以将心沉得很静,可以在别人的回复中得到认可感、成就感。但是生活不仅仅就只是那么的简单,有些事情我们必须要面对,他逃不掉,越是躲闪就越使劲追不舍,不敢面对的亲朋好友总是会如约而至,他们谈笑风生,你却插不上一句嘴,不敢面对的街坊邻里又总是会狭路相逢,他们冷若冰霜的表情深深刺痛你早已不堪重负的心灵。最摆脱不掉、形影不离的自己,就像是深深镌刻在身上每一处皮肤骨骼的绝望,让人窒息。其实人们只是缺少关爱而已,缺少最基础的爱,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外界的温暖,这种感官的顿挫是自己造成的,因为我们在冷漠中逐渐隐藏自己,用谎言包裹自己,用面具伪装自己,用麻木不仁武装自己,这一系列看似是保护自己敏感脆弱的心灵的手段,其实同时也将自己同温暖、美好一层层绝缘。
        本戏通过两个都市男女在错过最后一班地铁之后所产生的交流开始,将都市人的各种病态夸大,戏中的每一个道具都充满了寓意,两人一开始相互独立,对立,他们坐在一条硬长凳上,相互埋怨排斥,然后各自妥协,接着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在相互拉扯中逐渐释放出内心的一丝丝温情,其实每个人的心底还是有关爱别人的冲动的,我们还没有被生活压迫到连爱人的力气也没有,只是我们主动放弃了,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还没有上场就丢盔弃甲了,我们全都是逃兵,一个连用正面面对敌人的勇气都没有的逃兵。这种时候,我们更需要一个外来的力量来将我们狠狠地从自己设下的沼泽中拉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歇斯底里,所有的崩溃绝望,所有的内心独白都可以被谅解,因为这些丑陋是压抑过后的真实,又或者说这种丑陋因为真实而美丽动人。没有表情的人最后在这个曾经夺走他表情的城市再次寻回表情。他们在各自交流,沟通,自白中,从两个薄薄的垫子,渐渐坐到了两个有鲜亮颜色的柔软垫子,相信这个小小的变化和内心的情感变化是同步的,它是一种情感的外化表现。当地面的寒气不再直接通过肢体的接触而渗透到心中时,我们的内心也会逐渐变得像柔软温和的枕头一样,让人渴望拥抱的。
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对于角色的把握和诠释都非常细腻到位,特别是当冰山一般冷漠的女人被一男人的温暖所感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时,观众们的心灵也仿佛受到了一次宽恕。其实没有人有能力夺走我们的表情,可以夺走我们脸上表情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文、图:学生记者 叶韵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