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2010级本科毕业论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4浏览次数:128

近年来,教务处加大了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除了编导类、管理类专业改变毕业论文教学规程、论文预评监督制度、指导教师岗前培训、强化论文抄袭违规处理力度、要求答辩ppt解说、着装仪式化和其他年级学生旁听、提问、等主要措施以外,今年还在原来校内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引进校外专家评审机制。

2014年5月10日, 教务处在教熊佛西楼对我校艺术教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级的毕业论文进行校内外专家评审。教务处邀请了华师大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玉,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毛德良(原上海视觉艺术大学编导系主任),纪实频道副总监、总编导李涛三位校外专家以及荣广润、丁罗男、李宁三位校内专家进行评审,并将反馈到相关院系。

评审专家普遍认为,上戏的学生们文字表达通畅,文风朴实无华,不装腔作势,表述清楚,行文基本规律掌握较好,部分优秀的论文可以达到微型的硕士论文标准,观点新颖、立论充分;但是,大多数学生缺少调查研究、学生积累、田野调查的踏实精神,包括理论资料、数据资料以及其他人的论文的积累。部分论文论文停于表面,对某个问题深入钻研的能力不够。还有个别差的论文基本不会论述,行文不规范、错别字多、格式混乱,反映出进行学术研究的严谨程度不够。

评审专家建议老师加强对学生论文的辅导,包括论文格式的辅导,在论文辅导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比较重要,有些学生的问题指导过程更加认真一点可以避免。针对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到学术训练,搞不清如何搜集材料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现状,评审专家建议学校开设理论名著选读课,让学生有一定的学术积累。

评审专家建议学生平时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多做读书笔记,做好学术积累;论文中要有引证,引用别人的理论观点且要学会用脚注来进行标注;每学期都要写小的练习文章或者小论文,现在论文的理论、实践、理论缺少论据支撑、缺少经典论著的观点;论文的选题可以多结合实际或者实践经验,而不是枯燥的理论,要多进行田野调查,比如艺术教育专业进行调查问卷(作为论文附录)几篇问卷就可以形成一篇论文的选题、再比如编导专业真人秀节目的论文可以采访制片人、导演,到节目组进行实践。

最终,经过校内外专家评审,八篇论文推荐优秀论文;两篇论文须由学生和老师商定修改方案后,经修改后申请答辩;一篇论文学生需重新撰写论文,推迟到2014年9月1日后答辩或推迟一年答辩。(文:尹悦蓉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