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留着两撇胡子、穿着棕褐色高档大衣、踩着锃亮的皮鞋、带着贵族高礼帽的大个子男人出现在上戏校园的一隅,他残酷霸道,爱指着人家鼻子痛骂。你一定会以为穿越到了上世纪剥削阶级的德国,可是这一幕却真真切切地在这里上演了。堆砌的巨大伏特加酒桶,名贵的老爷座椅,姹紫嫣红的花园,盛满佳酿的手推车,貌美似公主的女儿,衣服破烂、处处受气的穷小子,行云流水般的现场小提琴演奏。典型小资阶级的布景在这里精致地打造出来,也是表演系释放天性、大显身手的舞台。路边的创新位置设计,引人注目,大批的人群都在倾听着,观察者,体味着这穿越时空而来的爱恨纠葛。
《潘迪拉老爷和他的仆人马狄》是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后期作品,极具讽刺气息,充斥着社会揭露意义。跌宕起伏却又不乏惹人发笑的桥段,带来的却是深刻的反思和顾虑。剧中矛盾一触即发,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矛盾,人性善与恶交织的矛盾,都幻化为草坪上活动的身影,在酒桶之间穿梭者,在人群中飞舞着。人物形象也随之一点点的丰满起来,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潘迪拉是个酗酒如命的地主土豪,平时狡猾自私,最爱克扣工钱,贪得无厌。但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却截然相反,成了通情达理,善良坦诚的可爱老爷。他的漂亮女儿爱娃单纯天真,如玻璃一样透明无暇,从小养尊处优,不知人情世故。可是老爷的宝贝千金却与一个穷鬼相爱了,他是老爷家的长工司机,天天起早贪黑,老爷不满意就要被扣钱,薪水微薄,连自己都养不活。是个正义朴实的劳动者,勇于担当的男子汉,不爱物质,不图富贵。决心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用汗水来获取爱情。
因为爱情,两情相悦,爱娃和马狄经常黏在一起,可是老爷怎么会允许女儿嫁给自己的穷司机、一个下人呢。他恼羞成怒,百般阻挠。可是他的酒瘾说来就来,谁也拦不住,狂奔到酒桶下,心满意足地拧开水龙头,咕咚咕咚喝下酒后,一个中国好父亲就出现了。他大力撮合两人,把遗产留给马狄,戏称“小子,你现在可是啃老族、富二代了。我再留一套别墅给你。”马狄深知这仅仅是假象,不从。单纯的爱娃则要求测试,但在马狄给的多个情境下,她表现得都不尽如人意。这也隐喻着阶级的差异和分化严重,甚至思维方式都已天壤之别。在老爷酒醒之前,梦幻的现实消失之前,马狄决心离开,虽然恋人间难舍难分,但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身份地位的对比逼他远走高飞,外出闯荡。戏的最后,酒醒的潘迪拉又变得凶神恶煞、蛮横霸道,而马狄却松了口气,不舍地说:“至少,老爷你有时候是个好人。”
演出的亮点创意颇多,闪着不一样的魅力光芒。戏剧性的起承转合天衣无缝,原先精彩优秀的剧本,加入了不少现代的笑点,让人忍俊不禁,开怀欢乐。比如“破的和宿舍一样,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之类无奈的调侃,更有共鸣,加强了感染力。小提琴欢快舒畅的节奏,潘迪拉酒后纵情的释放。另类吉他小提琴的结合,是弦乐的交集,更能活跃气氛,大家在《牛仔很忙》的激情节奏中,手挽手跳起舞来,提升了兴致趣味,增强了观赏性。互动环节别出心裁,马狄和爱娃牵着醉醺醺的老爷的手,来到围观的人群中帮他挑女婿。现场的男观众纷纷“中枪”,不是这个太老,就是眼镜度数高。直到老爷抓着一个矮个的小男孩,得意地大笑“这个好,就是我的菜。”“就他了,马上结婚。”大家都哈哈大笑。严肃的话题一下子多出了幽默诙谐与奇思妙想,让人拍手称快。此外,合理的服饰搭配,梦幻真实的背景,风趣新奇的表现形式都为演出增色不少,有了新生代改编话剧脱胎换骨的魅力。
《潘迪拉老爷和他的仆人马狄》每天三场的演出都是观众众多,很能引起人注意,易于制造话题,也是路边表演的大胆尝试和标志性成功,脱离了剧场舞台的限制,戏剧原汁原味的纯真也就流露而出。外国的戏剧移植来华,晕染了浓厚的中国味道,加入了独出一帜的创意元素,社会观察和人文力量强劲,是值得推广学习的。由此而来,潘迪拉可以算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好老爷”。(文:许蔓霖 图:杨�、黄闻博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