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先生讲座节选
2008年10月20日―26日,邀请在德国歌剧界有丰富经验的剧场管理者、著名制作人菲利普•布罗肯先生来学院为舞台美术系剧场技术管理专业同学以及全校师生进行三场互动性的专题讲座活动。
通过三次的专业讲座,我们对德国的歌剧院运作以及他们的剧院管理、演出形式有了初步的认知。讲座之后,剧场技术管理班的同学对讲座资料整理核对后,我们节选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同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与学习。
菲利普•布罗肯先生(Philip Bröking),柏林喜歌剧院(Komische Oper Berlin)歌剧总监,主要负责剧院的管理与演出制作。
柏林喜歌剧院:柏林三大歌剧院之一,主要以创作演出现、当代歌剧和独特经营管理而著名。2007年被评为年度最佳歌剧院,与柏林的另外两大国家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菩提树下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以及柏林国家芭蕾舞团(Staatsballett Berlin)共同组成了柏林歌剧院基金会(Berliner Opernstiftung)。
田蔓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副院长)
Philip(菲利普先生)来自德国的喜歌剧院(直译为喜歌剧院,后来约定俗成就称为喜歌剧院),喜歌剧院并不是和喜剧有关,而是歌剧院的名称。
菲利普先生现在是喜歌剧院的歌剧总监,是负责整个剧场管理的。德国的歌剧院与我们的歌剧院不同。他们的歌剧院有自己的剧团,歌剧院同剧场合一。同时,歌剧院基本上每天都演出,这是一个德国的传统,可想而知剧场管理是重要性。
喜歌剧院为什么那么著名,是因为剧院把传统的歌剧现代化,也就是说传统的歌剧结合现代的演出形式呈现给观众。喜歌剧院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创作理念在欧洲得到了非常多的赞誉。
我们针对剧场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邀请菲利普先生为我们做两次专业性讲座,和一次全校范围的讲座活动。能够请到他,得到了院领导、舞美系、演出中心的支持,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这几天学习机会,踊跃发言。菲利普先生的课堂很喜欢互动,如果同学们在讲座期间有问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不解进行提问。接下来,我们欢迎菲利普先生为我们讲学……
菲利普教授:
问大家第一个问题,我来自德国的首都柏林,他想问一下,不知道大家对柏林知道些什么吗?……
德国是在欧洲的中部,从三世纪开始起欧洲就有关于戏剧方面的发展了。戏剧的发展与各种社会因素相连,例如:希腊的戏剧与皇族有关;有的戏剧题材与战争相联。这些社会方面的关系会体现在戏剧的创作之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戏剧的传统文化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四世纪的时候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欧洲的戏剧就诞生了。这期间宗教起了很大作用,欧洲的戏剧文化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关于德国,德国是在1871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1871年以前德国是由一个个小城市或城邦组成的,但这些小城市和小城市结成联邦时,也会建立歌剧院。从1871年德国统一以来这个传统就流传下来,就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歌剧院。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但歌剧院就有150个。
戏剧运作一般需要外部资金的赞助。德国成为共和国之前,一般是由诸侯国王来资助当地的演出和剧团的。而当德意志共和国成立后,资助就由国家承担。每年政府支出3.5亿美元资助歌剧事业的发展,占了当地的收入0.2%。从传统上来讲,德国都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文化国家,所以这些资助就是为了使德国成为文化国家而赞助的。欧洲定义一个文化国家是要从它的创造性来定义的,所谓有创造性的是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创造力,所以这种创造力包含了艺术上和发明上的,我对德国的介绍先简单到这里。
现在说柏林,柏林有三大剧院,我们剧院每年可以从国家拿到的资助有4000万美元。这四千万只是补贴而已,不是所有的钱,还有一部分是剧场演出的收入,但是不多,因为在德国不是每个人都负担的起去看演出的,还有一部分收入是个人或企业资助的钱。从这些资助人那里拿到的钱是剧院独立使用的。国家对剧院的管理是鼓励性的,所以剧院在创作方面是比较自由的。当然我们也会合理的利用国家的资助,来发展有自身特点的歌剧院团。我们怎样支配政府的资助呢?首先,要支付近450个员工的薪水。因为我们自己有交响乐团,共150个人。一个合唱团由60人组成,30个男女歌手。其他还有技术人员,这些人都是有永久合同的。有时根据剧目的情况,还会在外面雇佣一些人手。这个四千万中会有10%用来支付额外雇佣人员的工资的,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在我们剧院,从夏天开始,进入新的演出季,也就是说从当年夏天到第二年夏天,一年总共有两百多场演出,每个演出季会推出7个新戏,还有20部老戏重演,交响乐团每年还有8场音乐会。我们的剧院在德国的市中心,是自己公司的,不用付租金。
剧院历史有四百年,保留剧目,就是四百年间沉淀下来的剧目都会在现代上演,但不是每一个演出季都演,而是有选择的轮换着演。我们也会进行一些音乐方面的演出,现在他想给大家看点音乐剧。
菲利普教授:
这是一部戏中戏,戏的首演是今年的七月份,票房非常的好。并且去了很多地方演出。
这是部音乐剧,音乐剧并不是我们的主业,主业还是歌剧,音乐剧只作为副业。从这部剧里面可以看出,演出中有一个歌舞团,一个合唱团――就是伴唱的,还有独唱的歌手,在接下来的演出中会一个个出场演出。在舞台的下场口附近设置了一个60人的交响乐团。这是05年时决定要排的剧目。因为音乐剧不是我们的主业,所以还要从外面引进专门的人员来帮我们排演这个剧目,比如:导演,演唱人员等一些专门搞音乐剧创作的专业人士。筹备阶段花了很长时间。例如:在演出一年前就和演唱人员签订了合同。然后准确地知道需要哪些歌手,哪些人员,以及在哪个地方进行演出。这个音乐剧,仅仅是整个演出季的一小部分。 对于一个完整的演出季来说,必须提前一年就十分清楚应该演出哪些东西了。再细到每一部演出,一月份的时候就必须准备四月份要做什么事情。不仅要精确到天,还要精确到小时。比如说,下星期要进行某场演出,那么在上星期三我们就要开一个大型的会议,决定演出中需要做的事情。在我们剧院里面有一个专门的规划部,四人组成。这种组织结构不仅在我们剧院,甚至在整个欧洲都是非常普遍的。
我们的创作部门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创作方面,一个是技术方面。这两个方面必须保持平衡。比如,技术人员不能对艺术家们说你们该做什么,而艺术家们也同样不能对技术人员说你们该做什么。他们两个部门是平等的。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在艺术部门工作的不一定是艺术家,像我就是艺术部门的总经理,但我不是艺术家,我们的任务就是为艺术人员服务。当然,这其中还会牵涉到一些跟艺术不相关的细节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艺术创作。
还是以这部音乐剧做例子,首演前8个礼拜就开始进行排练了。排练是分部门排练的。舞蹈的归舞蹈排练,同时交响乐团和独唱演员也是分开排练的。然后一步一步把这些分部门拼在一起。首演前两个礼拜让这些部门混合排练。首演前十天技术人员进行合作,比如灯光服装舞美。然后剩余的五天都是进行整体的从头到尾的排练。到最后就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演出了。一般说来,最后的连排就是对公众开放的演出了。
(互动提问,统一整理、节选)
……我下面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就是这二十年来,我们剧场的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管是在欧洲也好,在上海也好,是越来越重要了。比如: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三个或是三十个电视节目的选择问题,或是一个娱乐场所还是五个娱乐场所的选择。都需要我们从市场营销的方面切入,去了解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想了解和需要什么。这是市场营销的目的所在。
德国,有一位教授,为市场引进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六个方面,首先是出发点,任务,第二个是分析,再接下来是目标确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手段,最后一个是结果的检验。现在我讲一下什么是出发点,这个便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其中包括,我们是谁,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为谁服务的。我们下一点是说分析,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第一点是竞争对手的分析,环境的分析,我们跟谁是有关系的,需求分析,有哪些需求;市场分析,就是我们有什么样的观众。还有内部分析,关系到我们剧院内部的;潜力分析,我们这个剧院优势在那;和目标分析,就是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
下面我来讲下目标的确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内容,我们要达到的什么确切的目标。另外一部分就是市场营销的目标,我们要接近什么,获得什么。市场的目标就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观众,我的目标可能是普通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对于戏剧来说,我们的市场的目标群不能定位为全体,一般只能定位在知识阶层。这两个东西对剧场的经营来说是相关联的、重要的。例如:儿童剧的受众群就是小孩子。下面就要提到的是战略规划的方面乐。战略规划里面的内容就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标。刚才目标 已经确定了。这里面有个基础的体系较STP体系。我要确定哪些方式是我们不能采取的。目标这一点呢是非常具体的,我要说的是在什么时候我要做什么样的事,而这一点会影响我怎样树立市场。以上所讲的都是市场营销的部分内容,这里我们把它用在剧场上,实际上是可以用在经济所有领域的。
重新回到市场营销手段方面,首先是产品,其次是价格,我可以把价位定的很低,促进销售,也可以把价格定得很高,比如宝时捷,他的价格远远高出他的价值。市场营销的人就是说,价位定的高,消费对象就会少的,我也可以把价格降低卖给很多的人,但是我们就不能多盈利。大多数人是买不起这样的车的,这都是通过价格来调剂的。第三点是销售,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推销是关键。现在的推销方式很多,比如网上销售,我们的票有的就是从网上销售的。第四点是推销,通过广告网络等方式积极的推销自己的产品。第五点是服务,比如说,这个服务包括在售票点的服务,有人来咨询剧目,为此我们会针对这样的要求对售票人员培训。另外还有门口撕票的人员,我们要求面带微笑,穿着非常的整齐。当然还有在餐饮方面的供应,比如我们该销售什么食品,酒水是不是足够。还有整个剧院的形象,是不是干净,是不是现代。第六点是结果的检测。在这一点我们要把它和第三点结合起来,第三点是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就是说达到了什么目标和获得了什么人群相结合。如果我要是这些都做到了的话,那么我的剧院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的人来。除了市场营销,最终要的是怎么样去执行它也是剧场管理的一部分。我想大家针对以上所讲的内容还会有些问题。……
下面是对讲座期间学生提问的节选、整理:
(1)问:作为一个经营者,在剧场管理中最需要协调的是哪方面?
答:你提的问题很好。艺术是比较混乱的一个东西,但是它又必须在艺术和组织之间进行平衡协调。在做艺术部门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一个人来做出最后的决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首先要解除争端,化解矛盾。当他们争吵的时候要劝架,让他们明白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首演。把大家的精力都往首演上进行协调。
(2)问:你说你的工作是为艺术工作者服务,那么你在剧场里做些什么呢?
答:我是这些艺术家的老板,不是为艺术家服务,只是为艺术服务。我工作的最 终目的是创作出艺术作品。
(3)问:可以具体点么?
答: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排出一部大家都满意的作品。在欧洲有很多艺术家是很自我的。一般意义来说艺术就是能完整的反应出人们的生活,就如之前所讲过的古希腊的戏剧要把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一样。戏剧的作用就是要把社会的因素给融入创作之中。
(4)问:德国的三家歌剧院,德国国家歌剧院,柏林歌剧院,喜歌剧院,对于他们是怎样分析的,又是采取什么方式在营销方面同这些竞争对手取得优势的?
答:我们并不想知道别人想做什么,我们想要确定的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我们领导层有四个人员,如果我们明确我们的目标,我们知道我们要怎么样付诸于实践,作为艺术总监,我支持我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不喜欢的话,我不会去支持它,因为这些都是与人的情绪相关的。我们在演出中是需要能量、需要激情的,当我拿到剧目要去做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个结果,成功或是失败。所以作为我们这个行当来说,怎么样看别人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想做什么,就要付诸于行动。我们这个剧院获得了“年度歌剧院”称号就是得因于创作的激情。
我们剧院的目标比较现代化,符合时代发展,确立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勇气去把它付诸实现。但是,我要说我们现在的票房率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并不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探索、继续努力。
(5)问:请问你们是先做了剧目的市场调查,还是先做了市场调查后再确定剧目的?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当初我们接下这个剧院时我们是做了市场调查的,基本上是先做市场调查再确定剧目的。而且前几年我们又重新做了市场调查,这种市场调查是要不断的重新去做的,但是作为不营利的一家剧院,市场营销或者市场调查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手段,它并不是圣经,关键的是我们的艺术作品。我们剧院的市场营销可能更偏重作品的受众度进行调查,去衡量一下哪个艺术作品更吸引观众。从另一个层面说,我们这个剧院是剧本影响市场营销,而不是反过来的。市场营销并不能决定剧本。顺着这个问题回到我的第一点任务上面 ――出发点问题上“ 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整理/08剧场技术管理 编辑/雨田)
图为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