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江南民间舞,形成舞校独具特色的海派舞蹈风格,近日,舞蹈学校专门邀请了从加拿大远道而来的、中国民间舞专家、舞校原副校长朱苹老师,为舞蹈学校中国舞科民间舞专业教师传授江南风格民间舞教学法。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民间舞专业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江南风格民间舞。
2008年1月8日中午12时45分,朱苹老师传承江南风格民间舞展示课在舞校专业205教室进行。上海戏剧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韩生、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黄桂英、党委宣传部长张生泉,以及舞蹈学院和附属舞蹈学校党政领导、离退休老教师20余人观摩展示课。舞校中国舞科民间舞组与舞蹈学院民间舞系11位教师进行精彩展示。
江南风格民间舞讲究动作的细腻舒缓,民间舞教师经过两个月、32节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江南风格民间舞的动作和韵味,韵律练习、麻雀步练习三角步与短句、辗移步、蹭移步拗篮组合、综合性练习动作整齐划一,充满了柔美娇俏,甚至男教师也表演得惟妙惟肖。舞校民乐队用古筝、扬琴、阮、笛子、二胡,演奏出的无锡景、紫竹调、茉莉花、担鲜藕、小刀会插曲、江南好等配合舞蹈动作,珠联璧合。来宾们看得认真,窗外也聚满了舞校的学生,孩子们对这美丽的舞蹈啧啧赞叹。展示结束后,韩院长感慨地说:这个活动意义深远,利用霞光工程进行江南舞蹈传承,建立舞校教材,将会大大推动教学工作,你们要进行认真总结。
展示课后,大家意犹未尽,来宾与舞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离休干部陈明老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上戏和舞校领导邀请朱苹老师回来具有战略眼光,为民间舞输入了新鲜血液。民间舞教师要不断深入民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丰富舞校教材。”舞蹈教育专家杨威兴致极高:“朱苹太不容易了,她很执著地整理江南风格舞蹈,传承不仅要传动作,更重要的是传精神,需要心定下来做教材,朱苹老师开了头,其他教材也要编。”老教师陈学春和岑爱斌动情地说:“朱苹老师宝刀不老,江南风格的民间舞很有味道。希望教员在一起不仅学习江南风格民间舞,也要对其他进行教研交流,提高教学水平。这一次展示让我们看到了舞校老教师的风采和年轻教师的起点。”中国舞科科长助理、民间舞教研组长李�说:“这次进修,我们学到了朱苹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江南风格是我校的特色,我们必须继承。”青年教师李涛说:“我站在中间,压力很大,朱苹老师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动作的每一点瑕疵。我是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江南风格的民间舞。朱苹老师从不会晚一秒钟进教室,但她会选择不吃中饭,朱苹老师高尚的师风、师德、师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校名誉校长胡蓉蓉说:“朱苹老师来得很及时,年轻教师的表现是多年未见,希望能继续,其他科室都应该进修,年轻教员要上舞台,朱苹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方法都需要学习。希望民间舞教师下生活,以鲜活的素材来发展民间舞。”
舞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唐世伟表示:“感谢朱苹老师传承江南风格民间舞,感谢各位专家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感谢兄弟单位支持我校学科建设,感谢民间舞教师为传承江南风格民间舞所作的努力。深感朱老师今天传承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霞光工程本身。霞光工程仅仅是开始,其他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中,希望老教师继续作贡献。教材是基础,舞校将用5年时间完成所有专业教材,这对舞校教育和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展示课所体现的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要进行大力弘扬,希望民间舞老师继续努力,对民间舞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张生泉部长热情地说:“今天感受到老艺术家的魅力,艺术教育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年轻教师要高举这个火炬。”黄桂英副主任最后强调:“舞校霞光工程开了个好头,为舞校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财富,霞光工程项目要继续做下去,陈学春的江南风格民间舞男子部分,杨威老师的花香鼓舞、郑韵的印度舞等都要传承下去。”
在瑟瑟寒风中,舞校人的心是暖洋洋,朱苹老师传承江南风格民间舞不仅留下了宝贵的舞蹈素材,同时以自身严谨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教学方式教育者年轻教师。民间舞教师学习了江南风格的民间舞后已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并创作了江南风格节目《西湖景》。
领导师生共同观看
舞蹈展示
(供稿/杨倩、子鱼 责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