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第八届教代会第十二届工代会行政工作报告

发布者:工会发布时间:2018-11-19浏览次数:849

2017年度学校行政工作报告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黄昌勇

2018712

 

各位代表:

我受学校行政班子委托,向大会报告2017年度学校行政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7年行政工作回顾

2017年是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文化发展重大战略,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有力指导下,全面落实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推进学校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汇报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面完成“四个中心”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明晰学校长远发展格局

2016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和浦江新校区启动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学校已全面形成华山路校区功能定位为戏剧艺术教育中心、莲花路校区功能定位为中华戏曲教育中心、虹桥路校区功能定位为国际舞蹈教育中心、浦江新校区定位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影视新媒体教育中心“四个中心”的校区布局和功能定位,并进一步从更高的发展站位上,统筹好“四个中心”校区发展。这明晰了上戏发展新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开启了上戏发展历史新的一页。

作为学校“四个中心”校区布局的重要组成,浦江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2016121日开工建设,201827日完成项目主体建筑结构封顶,预计2019年新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过去一年中,基建部门与各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紧密配合,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工程施工平稳有序。该项目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201711月顺利通过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投资控制等情况的检查,得到一致认可,并将积极争取申请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示范工程。围绕“四个中心”布局和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我们也在积极谋划校区功能调整后学校的专业学科和办学规模变化,整体设计院系甚至包括办公空间格局新的布局。

(二)“平台型大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探索新时代大学发展新模式上迈出有力一步

对照校党委提出推进“平台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了“平台型大学”作为“人才平台”“创新平台”“国际平台”的核心内涵。2017年重点在以下几方面抓好推进:

1、两项重大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继续加大舞蹈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和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两校两团”的创新探索。深化舞蹈人才培养“中本贯通”改革试验,从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层次、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科研实践、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一体化设计,今年舞蹈、戏曲“中本贯通”改革试点方案顺利获市教委批复。从目前京剧和中国舞专业的招生工作看,这一改革在全国范围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市领导亲自关心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指导下,积极推进电影学院建设,围绕影视全产业链科学设计方案,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影视人才培养从“单一模式”向“全球模式”、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力争建成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2017年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多次听取电影学院筹建工作汇报,对这一以“公办”+“民助”形式、主动拥抱电影新时代的全新探索加大支持力度。目前,电影学院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教学组织等正有序开展,在保持原来影视学院专业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今年进行了首批表演本科生招生。

2、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内涵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与静安、闵行、浦东、长宁等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2017年,与静安区继续联合办好“静安戏剧谷”相关活动,并对华山创意园的功能定位作进一步深化。与闵行区古美街道进行文化项目合作框架签约。与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签订文化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重大文化项目引进、重大文化品牌打造、艺术人才培养、文化艺术普及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此外,学校还与上海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三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哲学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研究。

3、国际化办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市教委支持下,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批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落驻上海有关事宜。与国际剧协深度合作,在学科建设中承担高层次国际戏剧演出和学术交流任务;合作举办2017年国际舞蹈日系列活动和“全球化时代的舞蹈多样性发展”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第七届冬季学院、第十届亚太区域戏剧院校校长会议暨戏剧展演,并作为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中方成员单位之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中意文化合作机制第一次会议;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成功举办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院系层面,导演系与文化部艺术司联合举办“2017国际导演大师班(美洲),表演系举办“STA首届国际表演教育论坛”和首届“表演教育国际研讨会”,电影电视学院举办第四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外国戏剧研究中心与研究生部共同举办“戏剧学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合作的学术品质与内涵。

此外,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受国家汉办派遣,多次参与孔子学院巡演和国外艺术节演出等活动;开设跨文化交流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广泛培养世界各地留学生。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表演艺术学校、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教学—科研—创作”形成联动支撑、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2017年,学校认真组织实施《深化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修订稿)和《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教学、科研、创作”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包括:

1、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5月,在教务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共同努力下,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迎接审核评估,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围绕“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六方面项目和要素,系统梳理本科教学工作,凝练总结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并全面分析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相关部门逐条认真研究梳理,明确责任部门,有序抓好整改落实。

2、继续深化本科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017年学校在本科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上面,进一步做好科学设计,优化招考流程。“一台、两库、三系统”(“一台”即考试科目公共平台,“两库”即考委库、考题库,“三系统”即网上报名和查分、平板打分、网上阅卷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校标准化考场总量已达89个。去年共招生478人(含外籍3),其中一本62人,一本率达到12.97%,内蒙古、河南等省市录取分数线高出当地一本线50分甚至100分以上,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与优秀艺术人才选拔机制的统一。

同步推进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不断规范招生考试流程,建立校外考委库、考题库,积极探索实践型研究生(MFA)招考和培养新模式,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尝试“申请—考核”招生录取机制,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大部制改革中,将学生就业办公室剥离,招生办公室负责管理博士、硕士、本科、继续教育学历生和两个中专招生监管等,成为真正大招生办公室。

3、学科和科研取得明显成绩。学科建设方面,继续提升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内涵,抓住吸引高层次人才这一关键,推出2017高峰高原“特区”人才引进计划,并依托国际剧协平台加大全球领域高端人才引进。顺利完成市教委组织、市教育评估院具体实施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第一阶段(2015-2017)绩效评价。2017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四个一级学科参评,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并列全国第三,成为上海进入A等级行列7所市属高校之一。

科研工作方面,2017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项、市教委等委办局级项目7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学1项,在科研工作上再次取得丰硕成果。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未能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带来一定压力。目前,学校正积极准备申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0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在即,我们希望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争取尽早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

4、创作演出质量进一步提升2017,学校创作了话剧《狂飙》、舞剧《万物生》、音乐剧《大鱼》等一批优秀剧目。演出28个剧目,包括5台实习剧目表演系2台、导演系1)、10台毕业剧目(表演系3台、导演系1)。与国内知名艺术院团和机构完善合作机制(包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选派一定数量学生创作实习剧目进行演出。2017年与国家话剧院联合制作、田沁鑫导演执导的《狂飙》,首创学生大戏以面向市场的方式演出,在上海首演后,先后应邀赴中国国家话剧院、乌镇戏剧节、国家大剧院等演出,受到文化部领导高度评价。合作制作的《铸剑》、引进的《莫非》都引起戏剧界和观众的热烈反响,为毕业大戏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有效助推提升演出质量。同时,精心组织2017年度“上戏有戏”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季、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创想周”等品牌活动,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四)全面推进学校内控制度建设,切实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按照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7年学校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以持续推进巡视整改和审计问题整改为依托,全面加强了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各项工作。

2017年,学校内控工作以内控基础性评价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难点问题分析,逐步拓展内控重点工作范围,有序推进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校办企业清理规范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学校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尤其是借助专业事务所力量,对学校内部控制基础工作情况开展评价,对主要业务层面相关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进行全面系统梳理。2017年学校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内控基础性评价,得分87.8分,在2016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2016年得分85.6)。通过扎实推进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完善了内控管理机制和运作流程,形成工作完整闭环。

(五)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结构完善、质量提升

1、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爬坡型”人才培养并举。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2017年共引进6位高峰高原学科高层次人才,同时完成3位名誉教授、7位客座教授、8位兼职教授、1位特聘专家的校内评审和聘任,8位名誉、客座、兼职教授的续聘,以及6位外聘专家的协议续签。3个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成功申报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工作室”项目。同时,有序推进2017年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10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3人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第一次把材料评审外审工作由人事处处理,采取政策解决了一大批教龄10年以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晋升讲师的问题。“爬坡型”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完善针对“爬坡型”人才遴选、引进、培养、发展管理等系列机制,为“爬坡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和上升空间。

2、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取得较好成绩。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方面,20175人入选“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5人入选“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学进修计划”;1人入选“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二是教师交流访学方面,4人获批“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资助,1人获批“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派出2位教师参加2017“奥中艺术家交流互换创作工作室”项目;组织完成2017年艺术硕士培养院校师生赴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交流项目;组织11位教师参加2017年柏林、希腊戏剧研访项目。三是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方面,共6人申报2017年度“上海高校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均获资助。四是新教师岗前培训方面,选派3名新进教师参加2017年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3、加大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坚持“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重点是坚持科学导向,推进绩效分配向学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集聚,向一线教学、科研、创作人员倾斜。2017年度学校在编教职员工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约19.3万元,教职员工获得感不断增强。

(六)各项行政保障工作平稳有序,有力支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

1、后勤保卫工作稳中有进。为学校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做好坚实后勤服务保障。进一步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三校区食堂充分融合,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创想周”等重要活动安全保卫,加强校园运行安全隐患排查,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进一步提升技防科技含量,高清布控比例不断提高。颁布实施《上海戏剧学院控烟制度》,严格加强校园控烟管理。动员选派8名学生入伍,落实13名退伍学生优抚安置,按政策申办上海户口,落实率达到100%2017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顺利通过“上海市花园单位”复检。

2、物资采购和产业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截止201712月,两个校区委托招标分散采购项目共21项,成交金额608.4万元;在学校官网对外发布自行招标分散采购项目共29项,成交金额265.4万元;两校区通过网上比价招标分散采购项目共27项,成交金额51.2万元;通过上海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共14项,成交金额475.18万元;通过上海市政府集市采购项目共227项,成交金额469.56万元(不含舞蹈学院开办费316.19万元)。全年共完成货物或服务项目采购等各项经费2211.15万元。同时,根据市教委对所属高校企业改革及校企分开的要求,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稳步推进校企清理、国有资产参股公司退股清理等工作,校属企业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缴学校利润140万元。

3、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学校可安排经费达3.92亿元,较2013年增长约20.2%。学校根据市财政局、市教委关于推进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的精神,围绕事业发展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将经费重点用于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创作演出、队伍建设、资源保障、党建与改革”六大板块,强化预算编制、下达、执行环节的综合管理。在2017年开展的上海高校预算执行管理情况专项调研中,获得专家组好评。

4、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01712月,共完成50项工程项目审价工作,送审总金额2232万元,核减302万元,总核减率为13.53%;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规范浦江新校区基建项目;完成上级部门对学校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新官理旧账”“边改边审”的原则,积极推进审计问题即知即改;推进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共完成6位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5、图书馆、编辑部学术内涵不断提升图书馆与编辑部共同举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上海图书馆、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联合举行《民国话剧期刊文汇汇编》100卷首发仪式,受到业界积极评价。《戏剧艺术》保持在全国同类期刊的领先地位,作为CSSCI来源期刊,被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作为A类重要期刊。

6、继续教育教学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立足本科为主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以高端层次为重点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艺术人才继续教育的新模式。2017年继续教育营收达2620万元,同比增长11.74%

7、学生工作实现新突破顺利通过市委督查组对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专项督查,得到督查组充分肯定。深化“戏剧+思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引领;落实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有序抓好就业指导、资助奖惩、心理辅导等各项学生工作,多举措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和层次,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8、离退休工作有效保障老干部老同志为学校改革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认真完善老干部学习、情况通报、联系联络等制度,认真落实对老干部、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关心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教授协会等多个平台,充分发挥老干部、老专家、老同志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优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7年学校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指导,离不开校党委的坚强统一领导,离不开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代表,向全院广大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学校行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距离“一流大学”的目标仍然有不小的发展差距;对于新时代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还需要不断加强深入研究和思考谋划;教育教学组织与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和需求之间还不够匹配;学科建设的质量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仍有待继续破题。欢迎各位教职员工,对学校行政总体工作,对我本人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二、2018年学校行政重点工作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于525日胜利闭幕,提出了学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这次教代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推进“平台型大学”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和统筹“四个中心”校区发展三大战略布局,系统抓好教育综合改革、资源配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三大重点任务。从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角度,我对2018年学校行政工作再重点强调三方面要求:

(一)进一步完善符合高等艺术教育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近年来,学校在构建符合高等艺术教育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结合巡视整改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体系、科学设计和有序推进“1.5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以专业为核心的“贯通式”人才培养等,在艺术类高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有关部署和要求,2018年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进一步梳理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核心,聚焦招生、演出、合作办学、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等学校行政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开展再梳理、再对照、再检查,尤其是结合学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查找管理漏洞和空白点,加强制度科学设计。同时,对各行政部门制定的制度,要严格做到可执行、可督促、可检查,做到各项行政工作开展都严格依据制度办事。

2、深化“1.5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顺利完成14个部门合署办公的基础上,下一步推进“1.5”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学校推进“平台型大学”建设的战略发展定位,进一步聚焦推进“大战略”“大招生”“大教学”“大科研”“大演出”“大资源”等大部制改革。2018年,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试点探索组建“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事务中心”,力争在大部制改革上再前进一步。

3、积极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发挥更大作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将搭设更加有效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为此,今年在如何支持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为学校改革发展更好发挥作用上面,将作进一步深化研究和组织推进。

(二)打好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战

2018年是学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年。舞蹈、戏曲“中本贯通”改革顺利获批,成功申报表演类相关专业进入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计划,我们还将朝着申报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目标作进一步努力。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打好攻坚战。

1、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继续深化本科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重点是继续完善改革流程设计,更好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与优秀艺术人才选拔机制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抓好中专招生改革、研究生招生改革和本科招生改革一体化设计。二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体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设计。深入推进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的整体性改革设计;全力抓好表演类相关专业开展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带动更多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为培育复合型人才打牢基础。四是突出以学生成才为本,进一步推进跨专业合作、跨校园互动、跨文化交流。五是深入推进戏曲、舞蹈“中本贯通”改革有序组织和承担好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六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教师档案”建设为抓手,系统整合教与学的资源管理,形成良性互动。

2、提升学科科研发展层次内涵认真做好迎接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有关准备工作,制定加快将“戏剧与影视学”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学科,“艺术学理论”“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科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引领带动更多专业崛起,形成厚实的学科和专业群。继续推动学校刊物出版工作,成立“上海戏剧学院期刊管理中心”,理顺期刊管理体系,把学校已有的刊物办出更高水平。

3、加快推进创作和演出改革进一步深化创作和演出体制改革,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艺术发展规律,主动对接“教育教学、国家重点创作、对外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实验性艺术创作”五个层面工作,努力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城市文化精神和学校办学价值追求的创作演出体制,植根中国大地,对接群众需求,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思想性、引领性的优秀作品。在机构上,准备成立“上海戏剧学院艺术中心”和“上海戏剧学院剧院管理中心”,系统利用学校剧院资源,更多地融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4、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围绕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高等艺术院校的目标,依托国际剧协平台,办好2018国际戏剧节、世界舞蹈日等全球重大艺术交流活动。依托亚太戏剧院校联盟,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艺术院校的工作坊建设和交流演出项目,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强化紧密合作。继续深化与世界知名院校的“双轨合作”,在与世界两类一流大学之间互通互动、双轨合作上拿出更为具体可行的办法。

(三)在更高站位上抓好人才队伍发展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人才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和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精神,用好政策东风和政策红利,抓紧制定学校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制定“高峰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艺术家和学术专家,让全球文化艺术领域的高端人才都能来上戏工作或把上戏作为重要平台。继续完善针对“爬坡型”人才遴选、引进、培养、发展管理等系列机制,搭设更加有效的培养和孵化平台,努力建设出一支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同时,对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为骨干教师等制定“一人一策”,构建形成“以人促事、以事评人”新型人事关系的要求,细化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发展重点任务,进一步探索构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创作型、教学科研创作型等不同类别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在加强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上推出实质性举措。

 

各位代表、同志们,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把学校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高等艺术院校的奋斗目标,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